国情不同,各国幼儿园校车管理制度也不尽相同,在美国,幼儿园校车安全系数是坐私家车和公交车上学的40倍。联邦政府和各州为校车制定的法律法规,总共竟有500项之多。同时,各州每年都要开会专门就校车进行讨论,每5年开一次全国性会议。法律还规定,小的校车容易受冲撞出事,因此在它的每个座位上都配有三叉安全带;大校车虽比较安全,但也装有防撞安全装置。幼儿园校车对司机也有严格的要求,孩子上下车司机要核对名字,不得疏漏。
此外,有的学校甚至给教师增加10%的工资,要求他们放学时送孩子上车。经过长期统计,校车管理部门发现每星期的前三天最容易出事,且绝大多数发生在回家途中,因此可以针对这一时段做“重点突击”。
在日本对校车安全的重视缘于2010年7月27日的一起“校车事故”——某托儿所校车送孩子上学时,一位老师误以为所有孩子都下车了,而忽视了坐在最后一排睡觉的孩子。老师在课间发点心时才发现少了一个人,但已经晚了。这个孩子就这样在车里待了3个小时,以至于中暑死亡。事件发生后,接连几天成为日本各媒体的头版头条,该托儿所也立即被查封。
而今,各幼儿园和小学明确规定,校车上除司机外,还得有两名幼儿园老师帮着照顾孩子。每次上车时,老师必须先下来数孩子,并送上车,自己最后再上;下车时,老师则要先下来,再数一遍人数,挨个扶下车,亲手交给家长。“那起事故给了我们当头一棒,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孩子生命的脆弱,他们需要呵护,一点大意不得。”记者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称。
由于70%的孩子需要乘校车上学,而有的幼儿园只有一辆校车,因此只得打时间差——将校车分成三条路线,轮流接送。早到的孩子早上学,晚到则反之。这样也缓解了拥挤的交通,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。其实在日本,乘校车还算比较安全。校车驾驶员很少有年轻人和老人,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中壮年。日本交通事故通报中,基本听不到校车被撞。